9月4日,省
畜牧局在滨州市博兴县举行肉牛增量提质项目推进交流活动,座谈总结肉牛增量提质项目成效,交流经验做法,观摩项目典型现场,对加快实施全省肉牛增量提质项目进行再动员、再部署。省
畜牧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新出席并讲话,滨州市副市长杜玉杰,博兴县县委书记孙战勇参加有关活动。
活动通过座谈会形式,听取了14个肉牛项目县2022年以来项目实施进展情况汇报,交流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做法,研究困难问题解决措施,现场观摩了博兴县肉牛项目实施单位现场,对下一步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肉牛增量提质项目自2022年在我省实施以来,取得了明显成效。四年共安排资金3.47亿元,分别在博兴、嘉祥等15个母牛养殖大县对优质肉牛扩繁进行补贴。项目县累计新增犊牛13.8万头,尤其在前年和去年肉牛价格走低、存栏下降的情况,项目县饲养母牛积极性保持强劲,与2021年末行业统计数据相比,能繁母牛存栏增长率均超过10%,对稳定肉牛基础产能起到重要作用。各项目县大力推广优质冻精用于肉牛改良,优质冻精使用率达到95%以上。
会议要求,各项目市县要切实提高认识、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扎实推进项目有效实施。一要加快项目实施进度。2024年及以前年度项目县要按照方案规定加快推进,2025年项目县应根据财政下达资金规模、省级项目实施方案任务目标和当地实际,尽快制定方案启动实施。二要严格项目实施程序。要在抓好基础母牛登记、配种繁殖记录、新生犊牛核查、补助对象公示四个重要关口的基础上,保存好任务书、核查表、牛只照片、公示记录等项目材料。三要积极协调加快资金拨付。对已经实施完成但尚未拨付资金的,要想办法协调财政部门抓紧履行相关程序,根据项目进度及时更新农业农村部中央转移支付平台内容。四要切实做好宣传发动和政策集成。要抓好专家跟踪技术指导、政策宣传和技术培训等工作,强化金融支持和保险保障,推动完善活牛抵押贷款和肉牛保险等政策。要重视项目经验总结、做法凝练、成果固化,努力探索提炼一批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繁育母牛养殖新模式新典型,引领我省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
省
畜牧局有关处室单位负责同志,承担肉牛项目相关市、县
畜牧部门负责同志等40余人参加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