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防范重大动物疫病风险,保障
畜牧业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东营市现代
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紧扣“防风险、保安全、促发展”目标,以“强基固本、提质增效”专项行动为抓手,严格落实国家、省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要求,创新实施“五强五保”工作法,全力筑牢动物卫生安全防线
强部署
确保责任落实“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2025年以来,东营市组织召开
畜牧兽医工作会议、防控专题会议3次,对强制免疫、疫情监测、检疫监管、应急处置等工作全面安排部署。制定《2025年
畜牧兽医工作要点》、《东营市
畜牧兽医系统创新实干奋进年工作方案》等文件,明确全年防控目标和重点任务,细化各级各部门责任分工,确保防控责任不悬空、工作不断档。
强免疫
确保防疫屏障“滴水不漏、精准高效”
坚持“规模养殖场程序化免疫+散养户政府兜底免疫”模式,重点推进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小反刍兽疫、布鲁氏菌病4类强制免疫。建立“周报+月报”免疫进度跟踪机制,实时掌握各县区、功能区免疫进度。成立调研小组,深入各县区、功能区开展免疫效果评估,通过现场检查、采样检测等方式,及时发现问题并指导整改。2025年以来,全市共调拨口蹄疫等强免疫苗148.96万毫升(头份),累计免疫禽6558.22万只,猪86.86万头,牛15.63万头,羊204.54万只,应免率达100%,实现免疫全覆盖和高效防护。科学开展炭疽风险评估,确定紧急免疫区域,目前全市畜间炭疽防控形势总体平稳,未发现病例。
强监管
确保风险管控“全链闭环、不留盲区”
加大动物产地检疫、屠宰检疫、畜禽调运、落地报告等环节监管力度,严格执行病死畜禽“四不一处理”规定,严防疫情传入传播。2025年以来,全市检疫各类畜禽1.11亿头(只)、动物产品20.85万吨、种蛋841.68万枚;无纸化出证B证落地回收率99.7%以上;检查站检查车辆875车次、动物561.38万头(只);无害化处理病死畜禽等共3239.25吨。加强与公安、交通等部门协作,依法打击逃避检疫、“隔山开证”、私屠滥宰、非法调运等违法违规行为,办理动物卫生执法案件11起。常态化开展监测流调,2025年以来报告病种21个,发病率0.52%,无区域性重大疫情;重点环节专项监测样品超2万份,未检出阳性。
强消杀
确保消毒灭源“全域覆盖、不留死角”
常态化组织开展“大清洗、大消毒”行动,督促指导养殖场、屠宰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场和畜禽运输车辆等建立健全消毒制度,定期对圈舍、车间、车辆、环境进行消毒,从源头消除疫情隐患。目前,全市累计向县区调拨消毒剂6.72吨,消毒畜禽养殖场户2939场次、屠宰厂15厂次、运输车辆414台次、无害化处理厂20厂次,使用消毒剂14.85吨,消毒面积662万平方米。
强引导
确保宣传指导“深入人心、全民参与”
开展“科技下乡”行动,通过日常巡查、发放明白纸、发布短视频等方式,广泛宣传强制免疫“先打后补”等动物防疫政策、重大动物疫病及人兽共患病防控知识等,增强防疫主体责任意识和防疫意识。全面推行“店小二”服务模式,为自购自免养殖场户落实责任人员,全流程帮助其做好注册登记、材料整理、信息录入等申报工作。目前,全市开展各类技术培训130余期,采用“理论授课+实操演练+线上答疑”培训模式,累计培训2200余人次,进一步提升了基层兽医队伍专业素养。
下一步,东营市将持续深化“五强五保”工作法,不断优化防控机制,强化科技赋能与制度创新,为全市
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提供更强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