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市降水频繁,根据气象部门预报,2025年汛期,天津市及海河流域降水量较往年同期偏多,防汛形势严峻复杂。汛期强降雨、台风、洪涝等灾害易对畜牧生产秩序造成影响,为有效应对汛期灾害天气影响,稳定畜牧生产,现就灾害预警、隐患排查、物资储备、灾后恢复生产等方面提出技术指导建议,供各级畜牧部门和畜禽养殖场(户)参考使用。
一、加强灾害预警和隐患排查
1.灾害预警信息传递。各涉农区畜牧部门要根据气象等相关部门提供的信息,对暴雨、洪水等灾害及时进行预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短信微信、乡村大喇叭等方式,迅速传达到畜禽养殖场(户);养殖场(户)应密切关注灾情预警信息,重点关注暴雨开始和持续时间、影响范围以及影响程度等。
2.安全隐患排查。养殖场(户)应对畜禽栏舍、饲料仓库、机械设备、排水系统、电力系统等进行全面检查,及时修补加固养殖生产设施漏水、不牢部位,防止畜禽栏舍倒塌、浸水。检查养殖生产、粪污处理、饲料存储等设施设备有无结构性损害等问题,确保设施设备稳定运行。及时清理排水系统堵塞点位,更换漏电管线,保证汛期正常供水、供电。
二、完善汛期生产物资储备
1.饲草料储备。养殖场(户)应储备足够的饲草料,确保灾害发生时能够维持基本生产需要。要保证饲草料质量,定期检查饲草料储存场所,确保通风良好,防止发霉和品质下降。
2.应急物资储备。畜牧部门要指导养殖场(户)准备常用的药品消毒设施、通信设备、抽水设施、应急照明、一次性防护用品等应急物资,确保应急物资储备充足。
三、抓好灾后畜禽养殖管理
1.畜禽圈舍修复和清理。汛期过后,受灾的养殖场(户)要及时做好清理淤泥杂物,对圈舍及其附属设施进行修复和加固,及时清扫粪便和消毒,做好圈舍通风和温湿度控制,确保养殖环境干燥、卫生。
2.畜禽饲养管理。养殖场(户)应根据畜禽的健康状况和体质恢复需求,调整饲料配方,提高饲料的营养成分配比,提高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提高能量水平,增加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在灾后初期,应提供易消化的饲草料,帮助畜禽渐渐适应并恢复正常的消化功能。
3.畜禽饮水保障。养殖场(户)应关注灾后水源地、饮水井和饮水管线卫生状况,加强水源消毒,保证饮用水清洁卫生,严防被灾后污染的水源传播疾病。被水淹没、污染的饮水设施须清洗消毒后使用。
4.畜禽存栏结构调整。要及时巡查畜禽舍,观察畜禽机体情况,发现异常现象应尽快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在干旱缺水且无法满足畜禽饮水需要的情况下,对幼畜、幼禽、已过产蛋高峰期的家禽及育肥期的肉用畜禽,可适当提前淘汰或出栏,减小因缺水导致的畜禽死亡损失。灾后受淹畜禽要及时淘汰,商品畜禽达到出栏标准的要尽快出栏,并做好灾后畜禽补栏工作。
特别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