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情RSS源 · RSS源 · 手机网站 · 手机客户端 · 广告服务· 服务介绍· 投稿中心· 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用户账号: 密   码:   新用户注册     发布供应信息请先点击新用户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 中国畜牧网首页 > 供应信息 > 种黑天鹅什么地方有出售的一对黑天鹅多少钱 > 详细信息

农业百科:

让虾农损失惨重造成恐慌的“微孢子虫”,杀伤力真有那么大吗?

  2016年水产养殖圆桌系列会议(TARS)上,Fish Vet Group的科学家做了关于水产养殖病害状况的报告,报告指出,过去10年内,亚洲主要虾类产区因受到病害影响,损失惨重,金额共计达200亿美元。现在业内很多人认为,威胁中国乃至亚洲地区虾类养殖的罪魁祸首有两个,一个是EMS(Early Mortality Syndrome),即早期死亡综合征,早在2009年,中国南方虾类养殖场内就首次诊断出EMS,2010年蔓延至海南岛,之后一年在越南和马来西亚再次出现,更是于2012年在泰国大规模爆发;另一个就是EHP(Enterocytozoon hepatopenaei),即肝肠胞虫,这是一种可感染多种真核生物的专性细胞内寄生虫,2009年在泰国生长缓慢的斑节对虾中被首次发现分离而命名, 全名为“肠道上皮细胞微孢子虫”,属于微孢子虫科、肠胞虫属。受连年持续的病害影响,亚洲地区虾类养殖户信心受损,面积不断下降,很多人因此失业了。

  据国内外不同媒体的报道,我国甚至亚洲的许多虾类养殖区域,对虾微孢子虫感染率比较高,基本上每一养殖小区域的检测都有许多的阳性,2016年有一个数据说,江苏南通如东地区的微孢子虫检出率超过20%,让许多养殖户谈虫色变,那么在这种高感染率的情况下,对虾还有没有养殖成功的机会呢?如果真的微孢子虫的检出率超过20%,已经是属于爆发性流行,养殖户当然不能够冒险再养下去了。可是矛盾的是,这两年如东的养殖成功率,在土池养殖对虾而言,无论是亩产量还是成功率,却是国内相对高的。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2017年12月如东小棚虾底部情况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2017年12月如东小棚虾水质情况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2017年12月如东小棚虾打样情况
  到底微孢子虫的感染率是否真的有那么高,危害性是不是真的到了这种令养殖户恐慌的地步?目前国内关于微孢子虫的研究和讨论,确实太多了,也从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养殖户的这种心理,实际上微孢子虫到底有没有那么大的破坏性,目前还没有一个具体的定论。反而是让市面上有一些看起来是针对微孢子虫的产品,有了生存的机会,养殖户用了这些产品到底有没有用,估计谁也没有敢打包票,在本来养殖利润已经下降的大环境下,无形中又给养殖户增加了成本的负担。
  对一种疾病的流行、预防和治疗,首先必须了解这种疾病的病原体或者病因、病原体生活史和其传播途径、致病途径。如果没有做这些必要的工作,可能会导致诊断和治疗方案带盲目性和不准确性。
  一、微孢子虫病的病原体
  微孢子虫病的病原体是微孢子虫,微孢子虫是一种细胞内寄生的单细胞的真核生物,它不仅仅是寄生于虾蟹这些无脊椎动物类群内,也寄生于鱼类、兔类、皮毛动物和人上。微孢子虫病是一种动物源性的,又是人畜共患疾病。微孢子虫寄生于几乎所有的动物类群,但主要寄生于虾蟹等无脊椎动物。
  微孢子虫种类极其繁多,广泛地寄生于昆虫、鱼类及甲壳动物体内,在对虾疾病中,微孢子虫病是由原生动物所引起的对虾寄生虫病害中较为难治愈的一种。寄生于对虾的微孢子虫大多属于微孢子科中的三个属,八孢虫、微粒子虫和匹里虫。另有报道泰罗汉属中也有感染人工养殖对虾的,主要侵染对虾的肝胰腺,徽粒子虫属的微孢子虫主要寄生部位是对虾的肌肉组织,只有对虾匹里虫不仅寄生肌肉组织,还侵染心脏、鳃、胃、肝脏及肠。
  二、微孢子虫疾病的传播途径
  在自然饲养条件下,孢子被寄主吞入消化道后,迅速被活化。随后继续侵染对虾肠道、肝或者其他组织。从微孢子虫的致病机理分析,微孢子虫感染途径主要是由口进入消化道感染寄主细胞。在野生的褐对虾和白对虾中也发现,由于摄食了被微孢子虫寄生的其它生物饵料,也发现被感染微孢子虫病,所以微孢子虫病常在野生的对虾中也有发生。因此控制饲料的质量和养殖水质环境,也是防治微孢子虫病的主要途径。从其传播途径可以得出:
  1、微孢子虫病应该不存在隔代传播,也就是说,亲虾应该不会直接把微孢子虫病传染给虾苗宝宝。
  2、微孢子虫病的预防应该重点在创造一个良好的水质环境,减少水体中的腐败物、其他生物。
  三、微孢子虫疾病的症状
  根据关于微孢子虫的总体报道,对虾体内的微孢子虫感染微孢子虫病的症状主要是:
  1、白浊虾
  感染微孢子虫病的对虾机体变白,剥去甲壳后,可看到肌肉组织为乳白色。
  但是这一点必须和亚硝酸盐超标引起的症状区别开,当发现对虾身体白浊时一定要排除亚硝酸盐的可能性,避免延误了抢救时间导致不可挽回的损失。亚硝酸盐超标往往会引起对虾的水体发白。见下图: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亚硝酸盐超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亚硝酸盐超标导致的对虾机体发白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亚硝酸盐超标导致的对虾机体发白
  2、棉花虾
  感染微孢子虫病的病虾活动迟缓,不进食,虾的体长和体重明显不对称(棉花虾)。
  但是这一点要和对虾平常摄取的饲料营养不良区别开,如果是感染微孢子虫病的病虾出现棉花虾,那么基本上就没有治愈的可能了,但是由于饲料营养不良引起的棉花虾,可以通过在饲料中补充适当的氨基酸或者优质动物蛋白质,很快(大约3天左右)就看到明显的效果。在生产中,棉花虾是对虾平常摄取的饲料营养不良导致的机会比较大,这种棉花虾可以挽回的,所以当出现棉花虾的时候一定要准确判断避免重大损失。
  3、铁虾
  感染微孢子虫病的虾活动迟缓,不进食,个头常小于正常虾,也就是养殖户常说的铁虾,长不大的虾。
  但是这一点与虾苗的质量、营养性脱壳不遂、水质恶化也有密切的关系,不一定在没有病理诊断前就把问题归罪于微孢子虫,这样子只能够浪费了挽回的时机。
  四、微孢子虫病的诊断
  微孢子虫病的诊断可用对虾的肝胰腺、肌肉、胃黏膜粪便直接涂片染色后镜检,组织电镜检查仍是十分有效的方法,但其敏感性稍低,细胞培养技术,分子生物学方法等也可试用,其中PCR诊断技术最为常见。
  PCR诊断技术是目前水产市场中最为常见的微孢子虫疾病诊断手段,可是为什么目前的微孢子虫疾病的检出率那么高?为什么那么多已经被检出感染了微孢子虫疾病的对虾却违反了微孢子虫疾病的病理,能够依然养成大虾?是否微孢子虫疾病已经不再对对虾有伤害?还是其他有其他因素干扰了微孢子虫疾病的正常致病过程?期待专业人士能够进一步的探讨和科普。
  五、微孢子虫疾病的治疗
  对微孢子虫疾病的治疗方法,暂时还没有明确的方案,虽然市面上有一些药物,包括甲硝唑、依曲康唑、阿苯达唑等均可用于治疗,但仅阿苯达唑在部分病例奏效,且治疗后仍存在复发现象。市场上应病而生的五倍子、青蒿等治疗微孢子虫疾病的药物基本上是违反了微孢子虫疾病的致病机理,这些药物是不可取的。


供应信息(个人用户发布)


信息标题:种黑天鹅什么地方有出售的一对黑天鹅多少钱
信息编码:2018611155525193
信息类型:供应信息
信息分类:特种养殖
发布日期:2018/6/11
有效日期:2018/6/11至2019/6/11

联系信息


所在地区:山东梁山
联系人:曹先秋
联系电话:15589778157

信息内容


    成对或结群活动,食物几乎完全是植物,各种水生植物和藻类。具有较强游牧性,迁移模式不规律,主要取决于气候条件,迁移时会组成成千上万的大团体。它们是所有天鹅中迁徒地最少的物种,有时也是居住地筑巢。 当食物稀少但会四处游牧。 在黄昏时分进食,夜间飞行,在飞行时呼叫,但大部分活动都在白天进行。
点击打开新窗口
点击打开新窗口
点击打开新窗口
点击打开新窗口
点击打开新窗口



农业百科:

蓝皮书发布恰逢其时五举措助推供给侧改革

  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已有月余,我们正在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时候,发布调研报告,我觉得恰逢其时,因为十九大报告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重要的部分。蓝皮书提出的八项建议,也完全符合十九大报告的要求。对于化肥行业管理部门更好地开展行业管理举了很重要的意见。

  下一步,还将在五个方面重点发力,助推农业供给侧改革。

  第一化解产能过剩。今年一到九月份尿素企业的平均开工率只有59.2%,和去年同比下降了5.9%,预计今年磷肥产能利用率也只有65%,这说明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还是很严重的,还要进一步去产能。今年委托各个协会在研究氮肥、磷肥产能置换的方案,现在也已经有了充分的研究报告,已经经过专家评审,会尽快发布来推动行业去产能工作。

  第二创新驱动战略,进一步降低成本,进一步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培育化肥行业的新动能。在今后的新型产业发展中,也会把新型肥料作为支持的重点方向。希望通过政策的引导来更多地鼓励企业开发更环保、更高效的新型肥料,来大力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也进一步通过技术创新的手段来降低化肥的污染问题。

  第三是实现安全绿色发展。我们要增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四是要促进两化深度融合,提升企业竞争力。

  第五是要扩大国际合作,提升国际环境与水平。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畜牧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畜牧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畜牧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5,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编辑部电话:0451-88003358 电子信箱:info#chinafarming.com(请把#换成@)

网站简介 | 服务介绍 | 服务协议 | 广告服务 | 投稿中心 | 法律声明 | 版权投诉 | 友情链接 | Sitemap | 联系我们
客服信箱:info#chinafarming.com(请把#换成@) 入网咨询电话:0451-88001128 88001138 晚间入网咨询:15546315188(17:00-20:00)
版权所有 © 2002 - 2016 中国畜牧网 保留所有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黑B2-20060616号 哈公网监备2301001131
腾讯QQ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服务投诉: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本站中文域名: 畜牧.中国 畜牧.网络

金农网群: 金农网| 农药 | 化肥 | 种子 | 农机 | 粮油 | 畜牧 | 园艺 | 果蔬 | 水产 | 富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