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RSS源·手机版·广告服务·服务介绍·投稿中心·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 买卖招商
当前位置:首页>畜牧科技>正文

Science Bulletin|基于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冷冻电镜结构解析阐释病毒组装和入侵机制

2022-04-09 21:30:50来源: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作者: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是双RNA病毒科的重要代表。IBDV超强毒株可导致感染鸡的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组织和B淋巴细胞严重损伤,使鸡群发生严重的免疫抑制和60%以上的急性死亡。而由超强毒株致弱的弱毒株对鸡不致病、不致死。IBDV强、弱毒株的关键结构差异尚未被解析,其组装和入侵的分子机制也有待进一步揭示。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禽免疫抑制病创新团队和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在Science Bulletin上发表了“Cryo-EM structures of 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es with different virulences provide insights into their assembly invas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利用冷冻电镜三维重构技术分别解析了IBDV超强毒株 Gx和弱毒株Gt全病毒的3.3 ?和3.2 ?的高分辨率结构,揭示了不同毒力毒株关键结构特征及其差异,阐释了IBDV组装和入侵相关机制。 

  本研究解析的IBDV  T =13 全病毒结构揭示了与病毒组装稳定性相关的重要结构原件,发现具有保护性抗原作用的病毒衣壳蛋白VP2的N末端与邻近的VP2三聚体S结构域的β束SF相互作用,形成β折叠,将相邻的VP2三聚体“拴”在一起;邻近的VP2三聚体的P结构域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该相互作用由IBDV不同毒株间保守的Q219和Q324介导;VP2的SDE loop因富含保守的疏水性氨基酸而在病毒颗粒伪六次轴处存在疏水相互作用。这些结构有助于提高病毒组装的稳定性。 

   

  冷冻电镜三维结构解析发现,与IBDV超强毒株相比,弱毒株VP2 P结构域的H253和T284之间形成氢键,并呈现正表面电势,提示253/284突变以及相应的表面电势的改变,可能是不同毒株细胞嗜性改变导致病毒复制及致病性差异的重要机制。进而发现,IBDV VP2蛋白结构表面具有一个呈负表面电势的凹槽,凹槽内含有整合素结合基序IDA,在IBDV的入侵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对于深入认知IBDV强、弱毒及双RNA病毒的组装、侵染和致病机制有重要意义。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包珂岩博士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祁小乐研究员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朱平研究员和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王笑梅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20A2061、31730023、31521002、32072852)、中国科学院战略重点研究发展计划(XDB37010100)、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项目(SKLVBF201702)、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2020KF12)等的资助。 

特别声明

  1. 1.本文为自媒体、作者等金农网网络用户在金农网自媒体中心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金农网的观点或立场,金农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和存储空间。
  2. 2.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畜牧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畜牧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畜牧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4.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5. 5.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6. 6.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7. 7.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编辑部电话:0451-88003358 电子信箱:info#chinafarming.com(请把#换成@)
畜牧交易
热文TOP10
Science Bulletin|基于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冷冻电镜结构解析阐释病毒组装和入侵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