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畜禽种业“十四五”发展规划》解读
畜禽种业是畜牧业基础性战略性核心产业,是畜牧业发展的“芯片”。为适应全省现代畜牧业发展需求,推进全省畜禽种业高质量发展,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山东省种畜禽生产经营管理办法》、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及《山东省畜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等,组织编制发布了《山东省畜禽种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现将有关情况解读如下。
一、编制背景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实施种子工程攻坚行动”。国家和省都把推进种业高质量发展摆上重要工作日程。我省是畜牧业大省,也是畜禽种业大省,多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农业农村部大力支持下,我省畜牧业得到长足发展,畜禽种业发展也取得一定成效,但还存在核心种源对外依赖、种业创新不足、资源保护不够、政策扶持弱等短板,制约着全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是进入新时代、启航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风险挑战很大、机遇前所未有。为落实国家和省部署,推进种业强省建设,迫切需要对影响种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进行重点打造、强化提升,整体推进,有必要全面科学编制规划和创设政策措施,形成对种业未来发展的指导引领。
二、定位特点
畜禽种业是种业的一个重要方面,肩负着种业振兴的使命任务,是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畜产品供应的要害。本规划注重与国家和省有关规划相衔接,有以下特点。
一是体现时代要求。当前,我国种业已进入到以自主创新为驱动力的发展新阶段。目前,在一些品种、环节和领域我省还有短板和弱项。解决种业“卡脖子”问题还存在资金、技术、人才方面的不足,任重道远。因此,要坚持自主创新,以提升核心种源自给率、培育自主品牌和提升畜禽种业保障能力为目标,加快畜禽种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突出工作重点。重点是聚焦育种自主创新,建立体系与平台,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主要围绕职能职责开展规划,规划目标、工作重点更加务实,目标实现性更强。
三是全面系统谋划。规划内容比较具体,避免泛泛而谈。细化到主要畜禽品种,包括发展布局、改良重点、选育重点、选育方向等,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三、规划主要内容
规划分为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总体思路、发展方向、重点任务、保障措施五部分。
第一部分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全面总结了“十三五”以来畜禽种业发展成就,分析了面临的形势,既有机遇与优势,也有挑战和问题。一是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成效显著。建立了保种场为主体,保护区、基因库为辅助的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体系,地方资源得以有效保护,多数地方品种开发利用较好。二是畜禽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本品种选育水平不断提高,培育品种高繁性能和生产性能有的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些方面取得重要突破。三是畜禽良种繁育体系进一步健全。基本形成了以原种选育、纯种扩繁、杂交繁育、商品生产为主,测定拍卖、监测监管为保障的良种繁育体系。面临机遇与优势是政策环境进一步优化,市场需求进一步扩大,种业发展资源优势强大。挑战与问题是资源保护与利用仍然不够,种业自主创新短板较突出,种业企业竞争力不强,种业发展投入相对不足。
第二部分发展总体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及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围绕我省现代畜牧业发展实际,坚持自主创新,以提升核心种源自给率,培育自主品牌为目标,集中力量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控风险,健全体系、强化政策,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坚持统筹规划、创新驱动、市场导向等基本原则,确定目标为进一步提升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水平,培育一批生产性能优良、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品种和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育繁推一体化育种企业。
第三部分发展方向。围绕生猪、奶牛、肉牛、马、驴、羊、家禽、兔等畜种,提出每个畜种的发展布局、改良重点、选育重点、选育方向、目标等。
第四部分重点任务。一是加强地方遗传资源保护利用。二是加快畜禽种业自主创新。持续开展地方品种、引入品种的本品种选育提高,开展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畜禽新品种培育。三是加强商业化育种体系建设。建成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商业化育种体系,加快培育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大型畜禽种业企业。四是健全畜禽繁育改良服务体系。
第五部分保障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健全制度、明确思路、加大措施。二是加大政策扶持。将畜禽种业发展纳入中长期发展规划,争取发展相关经费,落实好扶持政策,加大资金投入。三是强化科技支撑。整合科技资源,搭建平台,形成科技支撑合力。四是加强监督管理。加强顶层设计,提高监管意识,切实履行责任,打击各种违法行为,保护企业合法利益。
《山东省“十四五”动物疫病防控规划》解读
一、出台背景
动物防疫工作是畜牧兽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畜牧业生产安全、畜产品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十三五”期间,我省动物防疫工作经历了强免政策、管理体制等种种变革,经受了家禽H7N9流感和非洲猪瘟等考验,全省重大动物疫情保持稳定控制,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为贯彻落实《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山东省畜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年)》,做好“十四五”时期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更好地保障畜牧业生产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努力打造全国现代畜牧业齐鲁样板,组织制定了《山东省“十四五”动物疫病防控规划》。
二、主要内容
规划共分发展形势、思路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四部分。在简要总结了我省动物防疫工作在十三五期间取得的主要成就基础上,客观分析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省动物防疫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发展机遇。按照“突出重点、统筹推进;改革创新,科学防控;分类指导,区域防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的发展目标,明确了强化动物卫生法治建设、无疫区建设、信息化建设、和兽医队伍建设的重点工作,着力提升综合防控能力、区域化治理能力、风险管控能力、应急处置能力。
三、保障措施
在组织保障上,建立指挥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各级防控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作用,做好规划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在财政保障方面,积极落实动物防疫财政支持政策,对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强制扑杀和养殖环节无害化处理工作给予补助。技术保障方面,充实动物防疫专家委员会,增强动物防疫智力支持,做好动物疫病防控路径设计。在政策保障上,推进实施强制免疫“先打后补”,全面落实从事畜禽养殖、屠宰的单位和个人的动物防疫主体责任。
《山东省“十四五”畜牧业科技发展规划》解读
结合我省畜牧业科技发展实际,省畜牧兽医局牵头组织编制了《山东省“十四五”畜牧业科技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有关情况解读如下。
一、编制背景
根据《山东省“十四五”畜牧业发展规划》,编制本《规划》。
二、主要内容
《规划》共分为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总体思路、重点方向、保障措施四部分。
(一)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
“十三五”期间,我省畜牧业科技创新不断推进,畜牧业科技支撑作用增强,畜牧业科技人才队伍素质不断提高,畜牧业科技推广取得新进展。围绕畜禽种业、健康养殖、疫病防控等领域开展重点攻关,推动关键共性技术研究,为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质量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和畜牧业转型升级做出了重要贡献。
当前,我省畜牧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正发生深刻变化,因此,虽然在“十三五”期间我省畜牧科技取得一些成绩,仍需依靠科技打造发展新引擎,推进创新驱动、内生增长,促进畜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不断提升。
(二)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全省现代畜牧业转型升级、增加农民收入、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围绕我省打造全国现代畜牧业齐鲁样板的目标任务,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主线,着力完善具有我省特色的畜牧科技创新、技术推广体系,为全面推动我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坚持原始创新与集成创新相结合,问题导向与需求导向相结合,支撑产业与优化环境相结合,高新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推动畜牧科技对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三)重点方向
重点研发领域:现代畜禽种业、畜牧机械与装备、智慧畜牧业、饲草饲料、环境控制与卫生、动物疫病防控、畜禽屠宰与畜产品加工、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
畜牧业技术推广重点:畜禽良种高效繁育技术、畜牧业生产机械化技术、智慧畜牧业关键技术、畜产品加工关键技术、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关键技术、地源性饲草饲料资源饲料化高效利用技术、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技术、畜禽疫病防控技术。
(四)保障措施
《规划》从强化组织领导、强化投入保障、营造良好环境三方面提出保障措施。
《山东省蜂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解读
蜂产业被誉为“农业之翼”,通过蜜蜂授粉不仅能保障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促进农民增收,而且还能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环境,是推进农业生态绿色发展的特色产业。按照山东省畜牧兽医局《关于做好我省畜牧业“十四五”规划编制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编制了《山东省蜂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有关情况解读如下。
一、编制背景
我省蜂业经过“十二五”、“十三五”的发展,形成了多要素一体化的产业基础,初步建立了科技研究推广的支撑体系,行业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仍存在蜂业整体生产水平偏低、蜂授粉经济生态效益认识不够、蜂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需要创新、蜂业科技支撑力度不足等问题需要解决。
“十四五”是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时期,绿色发展观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推动绿色发展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在要求。农业绿色发展是绿色发展的一个分支,是整个绿色发展的基础,是绿色发展理论在“三农”领域的延伸和应用,蜜蜂为农作物授粉是农业绿色发展的迫切需求。
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实现乡村振兴提高农民收入都对蜂产业健康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蜜蜂的健康高效饲养是形成强大授粉强群、生产高质量蜂产品的重要手段,蜜蜂良种培育及推广是蜂业高质量发展的种业基础。养蜂的机械化水平和标准化程度需要大力提高,蜂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体系需要完善,农作物及设施果蔬的授粉技术及应用仍需大力推动。
二、主要内容
《规划》共分为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总体思路、产业布局、重点任务、保障措施五部分内容:
一是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回顾了我省蜂业“十三五”期间,按照规划部署,经各方共同努力,我省蜂业继续稳步提升,多方面、多层次均有明显进步,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成效,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蜂业发展的方向。
二是“十四五”总体发展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保种与开发并重、育繁推兼顾、生产方式变革、设施装备赋能、产品质量严控、授粉推广普及的蜂业高质量发展思路;以转变方式提质增效、优化布局绿色发展、龙头带动产业融合、消费引领政策支持为基本原则;以生产效能提升、产品质量提升、授粉效率提升、产业发展提质、科技支撑加强、溯源体系打造为目标任务。
三是产业布局。通过培育优质成熟蜜生产区、分类建设产业集群、培育蜜蜂授粉优势区、培育蜜蜂遗传资源保护利用优势区,以我省蜂业优势区域临沂、潍坊、青岛、烟台、济宁、泰安、淄博、日照为核心,实施转变方式提质增效、优化布局绿色发展、龙头带动产业融合发展。
四是重点任务。依据我省蜂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十四五”期间,将在蜜蜂良种繁育、蜜蜂授粉、蜂产品安全、规模化企业培育等方面开展工作。通过加快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加快蜂业标准化建设、加强蜜蜂授粉技术推广应用、强化蜂产品质量监管推广我省蜂业高质量发展。
五是保障措施。我省蜂业发展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从政策、资金、制度、组织化等方面给予适度保障。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推进蜂业标准化和组织化建设、提升蜂业龙头企业水平、加大行业宣传和培训保障蜂业健康快速发展。
特别声明